差模線-線保護型電涌防護器是什么防雷產品?
“線-線保護型電涌防護器”是電涌保護器(SPD,Surge Protective Device,防雷器,浪涌保護器)中一種非常重要的類型。
簡單來說,它是一種安裝在電氣線路中,用于保護相線(L)與相線(L)之間,或相線(L)與零線(N)之間設備的電涌保護裝置,線對線也叫差模保護,有時候也指信號線用的浪涌保護器。
下面以電源浪涌保護器為您詳細解釋這個產品:
一、核心定義與作用
-
“線-線”(Line-to-Line):指的是電涌保護器的保護模式,它連接在兩個帶電的導體之間。例如:
-
L1 - L2 (三相電中的兩相之間)
-
L1 - N (相線與零線之間)
-
L2 - N
-
L3 - N
-
-
“保護型”:其核心作用是限制出現在這些線路之間的過電壓(電涌),將巨大的瞬時過電壓泄放至地,從而保護連接在后端的精密電子設備。
二、它與“線-地”保護的區別
為了更好地理解,我們通常將SPD的保護模式分為兩種:
-
線-線保護(Common Mode / Differential Mode):
-
保護對象:主要防護差模電壓。
-
問題來源:電涌可能發生在兩條供電線之間,例如,因線路感應、操作過電壓或相鄰線路干擾引起。這種過電壓會直接加在設備的電源輸入端,對設備造成毀滅性打擊。
-
類比:就像兩艘并排的船,水位(電壓)同時上漲(對地)可能沒事,但如果一艘船突然遠高于另一艘(線間電壓差過大),連接它們的結構就會受損。
-
-
線-地保護(Line-to-Ground):
-
保護對象:主要防護共模電壓。
-
問題來源:電涌發生在帶電的相線/零線與大地(Ground)之間,最常見的來源是直擊雷或附近雷擊感應的能量。
-
類比:所有線路對地的水位同時異常高漲。
-
一個完整的電涌保護系統必須同時包含“線-線”和“線-地”保護,才能提供全面有效的防護。
三、工作原理
當線路正常工作時,線-線保護型SPD呈現高阻抗狀態,相當于開路,對電路沒有任何影響。
當瞬間的過電壓(電涌)來臨,并且其電壓值超過SPD的觸發閾值時,SPD內部的元件(如壓敏電阻MOV或氣體放電管GDT)會瞬間變為低阻抗狀態,形成一條泄放通道,將過電流迅速泄放掉。泄放后,電壓被限制在一個設備可以安全承受的水平(鉗位電壓),之后SPD又恢復到高阻抗狀態。
四、主要特點與應用
-
響應時間極快:通常在納秒(ns)級別。
-
高泄流能力:能承受一次巨大的雷電流沖擊。
-
核心參數:
-
最大持續運行電壓(Uc):能長期正常工作的最大電壓。
-
電壓保護水平(Up):電涌過后,在SPD兩端的殘壓,這個值必須低于被保護設備的耐壓水平。
-
標稱放電電流(In):能承受規定次數的8/20μs波形的電流峰值。
-
最大放電電流(Imax):能承受一次的最大8/20μs波形的電流峰值。
-
五、應用場景
線-線保護型SPD廣泛應用于所有需要防雷和過電壓保護的場合,是電涌保護器的基本功能和標配功能。
-
總配電系統(第一級防護):安裝在建筑物總配電柜中,泄放大部分雷電流。
-
分配電系統(第二級防護):安裝在樓層或設備間的分配電箱中,進一步限制殘壓。
-
設備端(第三級精細防護):直接安裝在重要、精密的設備前端,如:
-
服務器、交換機、計算機
-
工業控制系統(PLC、DCS)
-
醫療影像設備(MRI、CT)
-
智能家居控制中心
-
通信設備
-
等等。
-
六、總結
線-線保護型電涌防護器是電涌保護器的基礎和核心組成部分,它專門用于消除供電線路(L與L、L與N)之間出現的瞬時過電壓,與線-地保護協同工作,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電涌保護系統,為從電網入口到末端敏感設備的整個電氣系統提供分級、全面的保護。
在選擇時,需要根據安裝位置、電網制式(如220V TN-S系統)和被保護設備的特性來選擇合適的Uc、Up和In等參數,最好由專業電工或工程師進行設計和安裝。
- 上一篇:自控信號防雷器和自控電源防雷器是什么產品?
- 下一篇:沒有了